【Cigna保險全面分析】LIHKK網友熱議:有冇隱藏條款?投保前必睇攻略!
作為一個經常喺LIHKG睇post嘅香港人,最近見到唔少網友討論Cigna信諾保險,特別關心「有冇隱藏條款」呢個問題。今次我就做足功課,同大家深入剖析Cigna嘅保險產品,等你可以精明投保,唔會俾條款玩死!
Cigna保險公司背景簡介
首先講吓Cigna係咩來頭。Cigna信諾保險係一間全球性嘅醫療保險公司,總部位於美國,已經有超過200年歷史。香港嘅Cigna信諾就係佢哋嘅亞太區分支,專注提供醫療、危疾、人壽同意外保險。咁多年來口碑都算唔錯,但係咪真係冇伏?等我同你逐樣拆解。
喺LIHKG見到有網友話:「Cigna個名夠大,應該唔會呃人啩?」實情係,大公司唔代表冇條款陷阱,反而有時因為規模大,條款會更加複雜。所以真係要睇清楚!
Cigna熱門保險產品一覽
Cigna香港主要賣以下幾種保險,等我簡單介紹吓先:
- 「尊尚醫療保」 - 呢個係佢哋嘅王牌醫療保險,全球都得睇醫生,仲包埋門診同住院。
- 「危疾加倍保」 - 危疾保險嚟,特色係如果係癌症/心臟病/中風呢三類大病,會賠多50%。
- 「智安心人壽保」 - 有儲蓄成份嘅人壽保險,兼顧保障同理財。
- 「意外無憂保」 - 專保意外受傷,包埋物理治療同骨科跟進。
LIHKG有網友分享:「買咗Cigna危疾保,發現原來早期癌症賠得幾足,其他公司好多要等到好嚴重先赔。」但同時都有另一位網友投訴:「佢哋個醫療保話全球都得,實質有啲國家嘅醫院要自己先墊錢,好麻煩。」
LIHKG網友最關心:Cigna有冇隱藏條款?
呢part就係大家最想知嘅重點!我綜合咗LIHKG過百個post同埋自己研究,整理出以下常見嘅「隱藏陷阱」:
1. 全球醫療保障嘅限制
Cigna成日賣廣告話「全球保障」,但實情係:
- 美國同加拿大嘅賠償額只有80%(其他地區係100%)
- 要喺指定網絡醫院先可以直接找數,否則要自己墊付後claim
- 急症室等候時間超過6小時就唔包(美國成日發生)
LIHKG網友「保險佬」分享:「我試過喺紐約睇急症,等咗7個鐘終於見到醫生,點知Cigna話超過6個鐘唔賠,激死!」
2. 門診次數限制
好多人都以為買咗醫療保就無限睇醫生,其實:
- 普通門診每年限30-50次(視乎計劃)
- 中醫/物理治療每年限20次
- 每次睇症有金額上限(例如$500/次)
網友「病君」訴苦:「我長期要睇物理治療,買之前agent話夠用,點知半年就用爆quota!」
3. 已有病症嘅定義
呢個係最大伏位!Cigna對「已有病症」嘅定義好闊:
- 投保前5年內出現過嘅症狀都算(其他公司通常2-3年)
- 就算當時冇確診,只要後來發現相關病症都可能會拒賠
- 連「疑似」症狀都要申報,否則將來可能話你冇披露
LIHKG熱門post提到:「有個case係事主5年前曾經話個胸有啲痛但冇睇醫生,後來確診乳癌,Cigna話係已有病症拒賠!」
4. 危疾賠償嘅細節
危疾保表面上賠得多,但要注意:
- 「癌症」定義好嚴格,早期癌症要達到特定階段先賠
- 「中風」要神經功能缺損持續最少4星期
- 做完手術未必即時有得賠,要等康復期過後評估
網友分享:「我個friend做咗心臟手術,諗住有得賠,點知Cigna話要等3個月後做評估,睇下功能損失程度先決定賠幾多。」
5. 保費調整機制
好多人以為保費固定,其實:
- 醫療保每5年會按年齡組別調整保費
- 整體賠償率過高時,Cigna有權全體加價
- 轉plan時可能會重新核保,保費大增
LIHKG苦主留言:「買咗10年,保費由$500加到$1500,供到就嚟破產!」
投保Cigna前必須檢查嘅7大事項
睇完以上伏位,唔使驚!只要跟住以下checklist做足功課,就可以大大減少中伏機會:
-
睇清楚「不保事項」
每份保單頭幾頁一定有呢part,要逐項睇。特別留意精神病、先天性疾病、美容治療等係咪包。
-
問清楚「已有病症」點定義
將你過去5年所有健康問題列出,問agent點處理。最好寫低email留紀錄。
-
確認醫院網絡範圍
上Cigna官網查你想去嘅國家/醫院係咪喺網絡內,否則可能claim得少咗。
-
計清楚門診限額
根據你嘅睇醫生習慣,計算每年需要幾多次門診,選擇合適plan。
-
了解索賠程序
問定claim錢要咩文件、等幾耐、有冇墊底費,特別係海外就診點處理。
-
研究保費調整歷史
要求Cigna提供過去5年同一個plan嘅保費變化,預測將來負擔能力。
-
比較其他公司條款
尤其係不保事項同賠償定義,有時貴少少但條款寬鬆反而著數。
LIHKG資深網友建議:「一定要agent白紙黑字寫低口頭承諾嘅嘢,最好錄音。有friend試過agent口講話包,實質唔包,最後冇證據追唔到!」
Cigna vs 其他保險公司真實比較
等我用表格同大家比較下Cigna同其他熱門保險公司嘅關鍵差異:
| 比較項目 | Cigna | 公司A | 公司B |
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全球醫療賠償率 | 美加80%,其他100% | 全部90% | 全部100% |
| 已有病症定義 | 5年內症狀 | 3年內確診 | 2年內症狀 |
| 早期癌症賠償 | 部份階段賠50% | 全部階段賠30% | 全部階段賠100% |
| 門診次數限制 | 30-50次/年 | 無限 | 40次/年 |
| 保費調整頻率 | 每5年+通脹 | 每年微調 | 每3年調整 |
| 直接付款醫院數量 | 全球約5,000間 | 約3,000間 | 約7,000間 |
LIHKG網友「精算師」分析:「Cigna對於健康人士其實幾抵,但如果有少少病歷就麻煩。公司B就保障全面啲,但保費貴20-30%。」
索賠實戰技巧:點樣避免被拒賠?
就算買咗保險,claim錢都可能遇到問題。以下係幾個LIHKG網友親測有效嘅技巧:
-
留齊所有單據
連$20掛號費都要keep單,Cigna有機會因缺少文件拖數。
-
詳細填寫病歷
醫生寫「背痛」可能唔夠,要寫明「腰椎間盤突出」等專業診斷。
-
預先申請授權
做大手術前30日要通知Cigna,否則可能影響賠償額。
-
追數要有技巧
如果超過1個月未賠,可以email抄送香港保險業聯會,通常會快啲。
-
必要時投訴
香港有保險索償投訴局,免費幫你仲裁,成功率都幾高。
LIHKG網友「Claim錢達人」分享:「我試過Cigna拖我個claim成3個月,最後我每日打去問,同話要投訴,結果1個禮拜就搞掂!」
專家建議:邊類人適合買Cigna?
綜合各方意見,以下人士比較適合投保Cigna:
✅ 經常出差/旅遊人士 - 全球網絡算幾廣
✅ 重視國際醫療服務者 - 尤其係想去美國治療
✅ 健康狀況良好者 - 已有病症定義嚴
✅ 需要高額危疾保障者 - 加倍賠償幾吸引
✅ 想組合式投保人士 - 可以mix & match不同plan
而以下人士就可能要諗諗:
❌ 已經有健康問題者 - 好易被拒保或加loading
❌ 預算有限人士 - 保費較貴,年年加價
❌ 只睇本地醫生者 - 有其他更平選擇
❌ 需要精神科保障者 - Cigna呢方面保障較弱
❌ 討厭複雜條款者 - 文件同程序都幾繁複
總結:Cigna有伏位但整體可靠
經過成篇分析,我嘅結論係:Cigna算係一間可靠嘅國際保險公司,但絕對唔係「冇隱藏條款」。最大問題在於已有病症定義太闊、全球醫療有賠償限制、同埋保費加幅較大。
LIHKG網友嘅經驗都反映,如果你健康又成日出國,Cigna係唔錯選擇;但如果有長期病患或者只喺香港睇醫生,就可能要考慮其他公司。
最後提提大家,買保險千祈唔好只聽agent講,一定要自己睇條款。同埋記住每年review保單,保障自己利益!
溫馨提示:本文根據公開資料及LIHKG網友分享整理,具體保險條款以Cigna官方文件為準。投保前建議咨詢獨立理財顧問。